巴菲特说,他考察候选人,就看三个”i”。
- integrity(正直)
- intelligence(智力)
- initiative(主动)
“正直”(integrity)和”智力”(intelligence)比较容易想到,大多数人会忽视第三点”主动”(initiative)。可是,主动恰恰是互联网最喜欢的行为模式。
现实世界往往有很多约束,你想做什么事,需要各种条件具备,才有办法去做。所以,很多时候不得不被动等待。
但是,线上世界不是这样,限制条件比较少。只要技术可行,一般来说,就可以去做。如果你还在等待条件成熟,就会错失机会。 所以,想到就去做,在互联网上特别重要,这就叫主动。
举例来说,找工作,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下面两种方式。
- 方式一:看到招聘广告,投递简历。
- 方式二:认识某个内部人员,请他内推。
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前提,就是你碰巧知道这家公司要招人了,然后再去应聘。
但是互联网找工作,有另一种方式,完全可以主动出击。
- 第一步:你看到了一个心仪的产品。
- 第二步:你写下自己可以帮助改进这个产品的10个地方。
- 第三步:你找到 CEO 的信箱或社交账号,把想法发给他,就说你可以帮到这个产品。
这就是主动的行为方式。你不必等公司发布招聘岗位,如果想去那里工作,就找上门,展示自己的价值。在互联网上,没人禁止这么做,成本又这么低,那为什么不做呢?
主动和被动,很多时候说到底,就是对待机会的心态不一样。被动的心态是”机会来了,我追上去,抓住机会”,主动的心态是”我先亮相,创造机会”。
“亮相”在互联网上特别重要,你不亮相,没人知道,你一亮相,大家都会知道。英语叫做”show”,先把自己或产品 show 出来,其他事情后面再说。
美国导演伍迪艾伦说过:“成功的80%来自于亮相”(80 percent of success is just showing up)。如果真的是一个好产品,只要一亮相,就等于成功了80%。
被动的心态特别不适合互联网,除了互联网的限制少,被动会延误机会以外,还有一个原因。那就是互联网是一个全新领域,变动极快,你认定可以跟随的模式,可能根本不可靠。
还是以求职为例,被动的心态是先得到一份工作,然后再变得优秀。问题是,等到你变得优秀了,你的这个领域可能已经过时,毫无吸引力了。相比之下,主动的心态则是先做出优秀的成果,吸引企业和其他人,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。
不可否认,主动出击的风险比较大,被动跟随比较安全。因为被动跟随时,需求是确认存在的,主动出击时,外部需求并不确定,很可能是你的幻觉,你做的一切也许都是盲目的。
如果你想在互联网领域发展,在我看来,最好的、风险最小的行为模式,就是做出更多的代表作品和提升自己的手艺,主动去做,先亮相再说。 你的成果越多、越优秀,盲目的可能性就越小,主动出击的风险也越小。